关于对金华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永10号建议答复的函
索引号: | 11330700002592580J/2024-00278 | 发布机构: | 金华市民政局 | 发文时间: | 2024-06-27 |
文号: | 主题分类: | 登记号: |
徐某某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社会力量参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工作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总体呈上升趋势,低龄未成年人犯罪占比提高,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刻不容缓。我市教育、公安、民政、司法、检察、妇联和关工委等部门,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实施关心关爱、行为矫正、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等帮扶项目,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及预防和惩治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全市投入资金1152万元,服务100万人次以上。
一、统筹联动方面:我市高度重视预防和惩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协调联动问题。一是建立协调联动机制。2023年,率先全省将“金华市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办公室”相关职能划转至市民政局(未保办),实现“金华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金华市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办公室”两办合一。2023年7月,以市两办名义下发《实施方案》,明确加强不良行为干预、强化重点行业监管、建立联动保护机制等12项主要措施以及12项重点任务的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将职责细化落实到具体单位。市民政局作为预防和惩治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的牵头单位,其中“加强不良行为干预”主要由教育、公安、团委三个部门负责。二是开展联合治理。组织召开了市未保委全体成员会议、预防和惩治侵害未成年违法犯罪工作联席会议、涉未场所治理工作协调会等会议,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痛难点问题。同时,联合教育、公检法等主要未保部门,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广泛开展预防宣教、做好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推进无犯罪记录信息查询、加强违法犯罪打击、开展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定期帮教等措施,提升我市未成年人法治保障水平。2023年,由市民政局牵头,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文身治理,2024年针对酒吧治理空白问题,市民政局又拟制出台《金华市开展酒吧行业违规接纳未成年人专项治理行动方案》,联合市场监管、教育、公安、民政、人力社保、文广旅游、行政执法、妇联等8部门开展联合执法。三是加大考核力度。将“打造未成年人保护模范市”“预防和惩治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纳入市对县的考核,全面统筹推进金华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计划经过为期三年的整治,有效遏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涉案人数快速上升趋势,逐步建立“党委政府领导、部门协同、五社联动、数字化支撑”的预防和惩治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体系。
二、关爱帮扶和购买服务方面:市公安局,主要依托基层派出所开展帮扶工作,于2023年拟制出台《金华市公安局双基支队关于进一步做好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的通知》,由社区民警对辖区内依法作出不批捕、不起诉决定的未成年人每月开展一次联系帮教。市检察院,9个基层院未检部门均与社会组织开展合作,通过“专业观护+爱心帮扶”的形式,使涉案未成年人帮教救助工作进一步迈向社会化、专业化、系统化,推动涉案未成年人早日回归社会。市司法局,与相关社会组织签订合作协议,定期邀请心理咨询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及时对存在心理隐患的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干预,2023年至今共开展专题团辅9场次,心理咨询288人次。团市委,开展“青少年零犯罪、零受害社区”创建,对涉罪不起诉等四类重点青少年开展关爱帮扶活动。指导基层团组织组建“4+1”四类重点青少年帮扶工作体系,由1名社区(村)干部、1名团干部、1名青少年事务社工、1名志愿者结对1名重点帮扶对象,全年开展走访帮扶3155次。市民政局,强化阵地建设,构建市县乡三级未保机构,以购买服务方式委托社会组织运营,目前已建成市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1家,县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9家,乡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147家,兜牢“最后一公里”未成年人服务底线。下一步,相关部门将积极争取财政支持,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帮扶工作。
三、制度建设和数字赋能方面:公安部门率先全省出台《关于减少羁押性刑事强制措施的指导意见(试行)》《金华市公安局关于进一步深化柔性执法举措的意见》,灵活采取暂缓传唤、夫妻分别传唤执行等措施,防止未成年人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开展“百万警进千万家”“利剑护蕾”未成年人保护专项打击行动,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活动。检察机关联合7部门出台《金华市侵害未成年人权益案件强制报告制度实施细则》《关于开展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落实联合检查活动的通知》,在市妇幼保健院开展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医疗领域常态化报告机制试点,持续推进“885”强制报告平台建设,平台获评浙江省数字检察创新应用创意设计十佳方案。市检察院、市妇联联合印发《关于在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实施意见》,督促、指导涉案未成年人监护人正确履行监护职责。市法院先后出台《关于未成年犯延伸帮教工作的指导意见》《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实施细则》等多项政策,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服刑未成年犯帮教活动。公安、检察两家联合推进“童学好”项目建设,在预警监测发现未成年人出入涉未场所、有不良行为、易受伤害等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今年又推出未成年人犯罪分析板块,优化涉黄涉黑等重点人员模型,建立未成年人犯罪重点群体动态预警机制,通过大数据手段,实现对未成年人惯犯累犯、重点地区职业犯罪群体、特殊群体预警提示,不断提升主动打击整治能力,通过以打促防,实现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发案数下降。
下一步,我市将督促各有关部门持续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鼓励支持专业社会组织参与我市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
最后,感谢您对我市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的关注和支持,继续提出更多宝贵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