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民政动态 >> 媒体关注

不以山海为远终相聚

发布时间: 2024-06-21 17:15 来源: 中国社会报  访问次数:

“30年了,如果不是你们及时帮助,我们兄妹真不知道今生还能不能再和妈妈相见……”日前,腼腆的邹某紧紧抱着日思夜想30年的母亲彭某,一遍又一遍地对浙江省浦江县社会救助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2016年5月的一天,浦江县平湖派出所民警发现彭某在路边流浪。由于她疑似患有精神疾病,无法正常交流,派出所便将情况反馈给中心。中心工作人员将彭某安置在定点医疗机构救治,并开始为她寻亲。

“前期交流中,我们发现彭某带有义乌和东阳的口音,便把寻亲方向定为义乌和东阳,多次向该区域推送寻亲信息,但都没有线索反馈。”中心负责人介绍。

2022年5月,中心按照相关政策规定,为彭某办理了落户安置手续,取名黄幸,希望她能幸福生活。从那时起,她正式成为浦江人,并被纳入特困人员供养范畴。

虽然彭某已经得到落户安置,但为她寻亲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歇。中心工作人员依旧定期探望,沟通互动,试图唤醒她的记忆,从她含糊不清的话语中探寻送她回家的方向;积极与公安部门、志愿者队伍协同,运用人脸识别、DNA比对、人口信息查询等技术,挖掘寻亲线索。

今年4月8日,事情迎来转机。中心联系上中华志愿者协会应急公益寻人寻亲(全国)服务部。负责人吕加昌从2019年开始专业寻亲,有丰富经验。他一见到彭某,就拿出识字卡片,让她讲出物品名称,并拍摄小视频发到微信群里。“通过口音识别,全国志愿者层层接力,寻亲范围逐渐缩小到江西省余干县,最后锁定社庚乡。”吕加昌说。

得到这个线索后,中心工作人员经过努力终于与彭某家属取得联系。亲属辨认出彭某就是他们走失30年的亲人,再经过DNA比对,最终确认了彭某身份。4月27日,彭某的家属驱车赶到金华市第二医院,接她回家。

原来,彭某于1994年出走,当时年仅32岁。30年间的每一个除夕夜,家人团圆时都会在餐桌上为她留出一个空位。“今年,我们终于可以和妈妈团圆了。”邹某紧紧握住彭某的双手,激动地说。

就在彭某回家的同一天,走失整整10年的刘某也与家人重逢了。据了解,刘某于2014年离开贵州省平塘县来到浙江务工后走失,被中心工作人员救助。因为缺少有效线索,中心始终没有找到他的家人。而这10年间,刘某的表兄弟、侄子也没有放弃对他的寻找。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4月26日,浦江县公安局朱翔寻亲工作室的民警朱翔在DNA信息库查询时发现,刘某的信息与一人高度匹配,便马上通知了中心工作人员。

“我们之前努力了那么多年没有结果,现在通过基因技术、数字技术,只经历一个多小时,我们就联系到了刘某家属。”工作人员感慨地说。

据统计,2019年以来,中心共计救助流浪乞讨和临时遇困人员1408人次。“我们将打造‘导航计划’寻亲品牌,借助公安、医疗机构、社会组织等专业优势,运用基因技术、抖音寻亲、口音辨别等多种手段,助力寻亲团圆。”中心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