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起爱的“保护伞” 金华开发区全方位守护未成年人
5月30日,金华开发区举行儿童福利月启动仪式暨护童基金成立仪式。启动仪式上,善和调解工作室、小婺志愿服务中心围绕未保公益创投项目进行路演并集中签约,8个乡镇(街道)未保站负责人集体亮相,特殊儿童自信阳光的文艺表演感动现场。
未成年人保护既涉及民族未来,又与每个家庭息息相关。今年以来,金华开发区通过完善工作机制、夯实工作基础、凝聚部门合力、开展主题宣传、调动社会力量五大举措,初步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大未保”工作格局,为全区未成年人“撑起一把伞,汇聚一片爱”。
未成年人保护不是单一保护,而是立体保护、综合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共同努力。一方面,开发区成立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委员会,15个成员单位依托联席会议制度,形成民政、教育、公安、团委等多部门联合推进未保工作协同机制。另一方面,在区级设立未保中心、乡镇(街道)设立未保站,打造“一站一特色”。村(社区)按照“阵地+专岗”模式建成示范性“儿童之家”15个,配齐8名儿童督导员、159名村(社区)儿童主任,建成“区—乡镇—村”为延伸的三级服务阵地。
“你好,请问是社工站吗?我想求你们帮帮我们一家老小……”晚上8时左右,汤溪镇社工站社工接到了服务对象小蕊奶奶的求助电话。小蕊是一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家庭经济困难。通过前期走访,社工站依托公益创投项目“小雨伞 护你成长”,根据小蕊的情况制定了服务计划,从特殊家庭结构层面、亲子沟通层面、儿童成长心理层面制定相关帮扶工作。
“虽然我没有爸爸妈妈,但是我有很多善良的叔叔阿姨,他们帮助我,鼓励我,他们就是一把雨伞,为我挡风遮雨,护我长大。”小蕊在作文中写下了内心的想法。
小蕊的故事是金华开发区打造“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新模式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金华开发区积极引导社会化力量参与,通过每年公益创投项目,以“一对一”个性帮扶、提供专业服务等多种形式,为困境儿童提供家庭监护、儿童心理健康等方面帮助,先后培育孵化未保类社会组织8家,开展未保项目10余个,形成“幸福花开”“爸爸回来”等5个高质量品牌化服务项目。
同时,金华开发区还依托区、乡镇(街)、村(社区)三级网格治理体系,全面整合社区工作者、微楼道长、网格员、志愿者等各方力量,按照“一户一策”方式,精准配置救助帮扶资源,确保129名困境儿童得到及时救助和监护照料,建成社会救助服务联合体159个,引入社会组织25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