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金华:公益创投7届,给社会组织带来了什么?
从2014年发起第一届公益创投开始,迄今为止,浙江省金华市民政局主推的民生服务公益创投已经完成了七届。通过公益创投这个平台,金华市民政局不断推出民生领域的创新服务项目,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与此同时,参与创投项目的社会组织也在规范管理和创新服务上不断探索,形成“四维联动”的属地化特色模式,初步构建了民生服务共同体。
“双社”推动:挖掘社会组织服务潜能
金华市民政局每年拿出100万元资金用于公益创投,鼓励社工机构等专业型社会组织以及行业协会等资源型社会组织通过公开竞标承接公益服务,在服务中学习,在服务中管理。同时,聘请上海优秀社会组织作为项目督导,通过严格的项目管理一方面帮助社会组织学会规范化财务管理、科学化服务管理、标准化组织管理;另一方面进一步推动专业型社会组织和资源型社会组织明确定位,挖掘潜能、彼此互补、相互借力、联合服务,从而产生“1+1>2”的社会服务倍增效应。
社会组织的发展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议题:规范管理和创新服务。金华市民政局秉承服务型管理理念,寓管理于服务之中,通过举办7届公益创投活动,将社会组织的规范化管理有机融汇在创新性服务过程之中。
主题带动:激活社会组织服务动能
金华市历届公益创投最大的特色就是鲜明的主题化,每届公益创投都会根据民政部门的工作要求,结合社区需求调查结果具体化为当年的公益创投特定主题。通过主题带动服务,社会组织围绕年度主题灵活设计,盘活资源,激活动能。
最初的公益创投主题主要围绕扶老、救孤、助残以及社区等常规民生内容展开,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应对成为第五届公益创投的主题。为了因应社会问题的增生,与之伴生的新服务人群也上升为公益创投的重要议题,比如未成年人保护就是第六届公益创投的主题。不同的主题设置推动了社会组织关注社会问题、创新服务方法、精准服务人群、优化组织管理、擦亮服务品牌。今年第七届公益创投的主题设定为“双社”联动,致力于推动专业型社会组织和资源型社会组织在横向上相互联合、抱团取暖、共同成长。第八届公益创投则希望进一步从纵向上联动市区村居各类社会组织乃至群众自治组织,从而探索打造社会组织为本的民生服务共同体。
政社互动:扩展社会组织服务势能
社会组织本身服务领域比较多样化,相应地,社会组织的业务主管部门也呈现出多元化特征。金华市民政局在推动社会组织开展公益创投服务时,一方面注重民政局对社会组织的规范化管理,另一方面也非常强调督导机构对社会组织的专业能力提升。除此之外,金华市民政局还有意识地以服务为媒,通过社会组织的项目管理进一步联动业务主管等相关部门开展延伸指导。在今年第七届公益创投中,越来越多的政府相关部门以不同的方式加入到民政局借助公益创投平台构建的民生服务活动系统中来。
例如,金华市小脚丫公益基金会的“关爱记忆中的黄手帕——老年脑健康管理服务赋能计划”与金华市第二医院合作,通过借力金华市卫健委进一步推动医务社会工作的深入发展;金华市婺城区小婺志愿服务中心的“我形我塑儿童知行合一团体舞动心理辅导项目”,与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心理教研室合作,目前教育部门及多所学校有意将该项目引入课堂;金华市环境保护科学产业联合会的“小山小水看金华环保系列公益研学项目”联动了金华市生态环境局、金华市金东区生态环境分局、磐安生态环境分局,为儿童开展环保公益研学活动;金华市民建企业家联合会的“益羊公益:金华温宿两地公益行动”以新疆温宿羊为媒,在金华东叶村开展公益服务,得到了金华市援疆指挥部和金华市民建的大力支持。
金华市民政局以公益创投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媒介,以项目管理为抓手,通过专业服务,联动业务主管等相关部门,为公益项目的拓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同时,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社创驱动:拓宽社会组织服务效能
人的需求是复杂多样而且时刻变化的,也正因为如此,创新服务就成了金华市民政局开展公益创投的重要目标,公益创投平台由此成为社会服务创新的平台。
这种系统创新首先表现为专业创新,整个公益创投将社会工作作为专业支撑,社会组织的专业化以及服务人员专业持证成为重要抓手。
其次表现为方法创新,专业型社会组织更加注重技术创新,比如金华市婺城区小婺志愿服务中心的“我形我塑儿童知行合一团体舞动心理辅导项目”中大胆运用了全新的舞动治疗模式;资源型社会组织则更加注重形式创新,如金华市台州商会的“未爱童行·筑梦未来困境儿童成长赋能项目”为困境儿童专门打造了新颖的少年商学院。
再次是模式创新,比如金华市小脚丫公益基金会的“关爱记忆中的黄手帕——老年脑健康管理服务赋能计划”通过社社携手、家医携手、医校携手、警医携手等助推实现“医+N”跨界联动。
在刚刚结束的第七届公益创投总结中,7家专业型社会组织和7家资源型社会组织组成的民生服务共同体运营了14个服务项目,项目内容涵盖了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事务和社会治理,链接资金及物资折合人民币约177463.32元,直接服务11448人次,间接受益36927人次,市级及以上媒体报道5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