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6部门联合发文:深化养老服务“爱心卡”集成改革行动来啦!
近日,由市民政局、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卫生健康委等6部门联合印发《深化养老服务“爱心卡”集成改革行动方案(2024-2027年)》。
《行动方案》明确构建养老服务新格局、增添养老服务新动力等5项重点任务,具体来看
健全“爱心卡”工作体系,构建养老服务新格局
强化党建统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对涉老各类组织、各项事务的领导,组织“小巷管家”“小巷助理”“小巷卫士”等队伍开展“敲门行动”,面向高龄、独居、空巢、留守、失能失智等老年人提供常态化探访关爱服务。强化功能集成,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提供服务,通过刷卡、刷脸、刷码多种方式,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助医、助急等其他“6+N”服务。强化政策衔接,推进“爱心卡”政策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做好有机衔接,积极开展老年“金享助餐”行动,推动老年助餐服务方便可及、经济实惠、安全可靠、持续发展。
拓展“爱心卡”供给渠道,增添养老服务新动力
落实基本保障,贯彻省市关于困难老年人补贴制度的要求,落实《金华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完善养老服务补贴、养老护理补贴制度,强化政府兜底保障职能。激发市场活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推动国有企业、社会组织、物业服务企业、家政企业等多元主体进入养老服务行业,建立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市场化供给机制,推动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壮大。鼓励社会参与,鼓励超市、便利店、药店、理发店等爱心商家,为使用“爱心卡”的老年人提供打折优惠。推进跨区域使用和竞争,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常住老年人使用“爱心卡”享受同等优惠折扣。
完善“爱心卡”推进机制,打造养老服务新场景
推动服务闭环,制定“爱心卡”专享服务类目,配套出台居家养老服务价格指导目录和服务流程规范等清单,通过数据分析、服务调查、工单抽查等方式,确保服务优质高效。推动系统集成,依托省“爱心卡”平台统一使用养老服务补贴、护理补贴和“爱心卡”模块公共组件,合理配备服务结算终端,通过卡、码、脸方式方便老年人使用,建立个人、服务机构(企业)对账清单并关联相应服务。推动监管有效,加强对服务提供机构(企业)的日常监管、考核评估,探索建立信用评价和不合格机构(企业)退出机制。
培育“爱心卡”服务队伍,激发养老服务新活力
提升服务能力,在县域范围内培育3—5支养老服务专业队伍,配备专业的服务人员,有效满足老年人的上门需求。培育服务人才,鼓励通过校地合作、委地培养等方式,有计划地开展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育,为有培训需求的养老护理员每年提供一次免费培训。链接社会资源,加强社会组织引育,通过拓展招募遴选、空间换服务、公益创投、项目合作等途径,组织城市合伙人招募大会,吸纳专业养老机构及家政、理发、医疗、康复等具备单项涉老服务功能的机构加入,丰富服务供给。
强化“爱心卡”资金筹集,注入养老服务新能量
落实财政投一点,加大财税支持力度,统筹相关资金落实养老服务支持政策,按规定安排养老服务补贴、护理补贴等财政资金。鼓励集体担一点,引导有条件的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可将剩余可支配收益用于本村(社区)老年人“爱心卡”补助。引导社会捐一点,支持市、县两级慈善总会设立“爱心卡慈善基金”,鼓励成立村(社区)慈善基金,通过多元途径募集社会资金。倡导家庭出一点,倡导子女为老年人充值和线上点单,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根据消费情况给予一定的配比奖励,提高家庭出资比例。
预计到2027年底前,“爱心卡”实现“一卡通餐”“一卡通行”“一卡通购”。未来,老年人将享有更为广泛和专业的基本养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