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规划总结 >> 规划计划

金华市民政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

发布时间: 2024-01-02 15:57 来源:  访问次数:
分享:

索引号: 发布机构: 发文时间: 2024-01-02
文号: 主题分类: 登记号:

今年以来,市直民政系统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准确把握“两个先行”“打造国际枢纽城、奋进现代都市区”的历史方位,聚焦三个“一号工程”、民生“七优享”等重要任务,夯基础、惠民生、促治理、优服务,全域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2023年度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社会救助更加精准。牵头搭建“弱有众扶”工作体系,横向对接市级部门协同配合,纵向贯通县(市、区)同步发力,年度指标任务全部完成。开展两项标准调整工作,全市低保标准统一提高至1100元/月,全市特困基本生活平均标准提高至1706元/月,增幅均达到4.8%。打造救助服务“一县一品”,建成县级社会救助联合体10家,完成325户低保家庭“善居工程”项目,向全市8.9万对象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持续开展“敲门问需求、服务暖人心”行动,引入6043名社会力量参与,帮扶解决需求1.6万余个,实现微心愿2500余个,服务惠及困难群众5.6万人次。指导各县(市、区)打造扶弱助困品牌项目,相关做法在人民网等媒体刊物上予以报道。

(二)幸福养老更加贴心。及时组建“老有康养”攻坚行动专班,与“浙里康养”专班同步运作,季度考核成绩稳步提高。3项省、市养老民生实事均提前超额完成。持续推动《金华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落地实施,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加快建设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配套制定《金华市区基本养老服务补助实施办法》。全域推行养老服务“爱心卡”试点工作,健全完善“一张卡”服务功能,加快“四个一点”资金联筹、专兼力量联动,整合社会资源、社会力量向为老服务聚焦,浙江日报头版刊发我市做法。

(三)慈善事业发展加快推动。不断完善“大慈善”领导格局,市县两级慈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实现全覆盖。召开市慈善工作领导小组第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开展第三届“金华慈善奖”表彰活动,营造“人人慈善”浓厚氛围。累计新增慈善组织30家,慈善组织数量达112家。慈善募捐款物达到4.48亿元,较去年全年总量增长60%,实现“五年五个台阶”的目标。谋划完成10个企业捐赠规模1亿元的专项冠名基金,慈善信托新增资金529.12万,备案资金总量达1099.52万元。积极参与东西部协助,结对东部组织16家,动员社会力量捐款捐物资金额达3244.76万元。福彩销售10.02亿元,排名全省第4,为国家筹集公益金2.87亿元。

(四)基层治理持续优化。统筹推进现代社区建设,出台社区工作者优育严管12条举措,深化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评选2名省最美社区工作者和8名省社区领军人才,制定村社工作事务、机制牌子、证明事项“三张清单”,推动村、社区工作减负。深化实验区建设,开展国家级、省市级创新实验试点工作,争创省级引领型农村社区25个、市级完善型农村社区154个。印发《关于坚持和践行“后陈经验”推进城乡社区议事协商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健全城乡社区自治、议事协商工作机制,紧扣社区群众需求,打造省级社区服务综合体27个、“居民会客厅”19个、康养联合体20个。

(五)社会组织管理更加有力。实施党建统领、规范促廉、数智赋能三大行动,促进清廉社会组织建设,成功培育孵化5家省级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示范点,8家社会组织入选第二批市级清廉建设成绩突出单位。以省级民办非企业单位非营利监管试点为抓手,引入市注册会计师协会合作模式,制定民办非企业单位审计指引制度,探索管理新模式。出台3项制度指引文件,促进公益创投规范化制度化。引导行业协会商会、专业性社团等资源型社会组织参与公益创投,联合启动城市社区合伙人制度,初步形成资源型社会组织+专业社工机构的“双社联动”公益创投模式,相关做法在《中国组织人事报》《浙江日报》等媒体宣传推广。

(六)未保工作更加温暖。加快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和转型发展,县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均已设立,乡镇(街道)未保站实现全覆盖。完成孤困儿童基本生活费调标,推进机构孤儿集中供养工作,施“添翼康复”和“福彩助学”计划,困境儿童家庭监护能力评估等三个项目入选省厅创新深化“五十百千”工程试点。依托“金保未”数字化场景应用,收集困境儿童、留守儿童帮扶需求5.2万余条,制定个性化帮扶方案7000余套,积极认领、回应家庭帮扶需求5万余次,相关做法获邢志宏市长批示肯定。

(七)专项事务亮点突出。市福利中心护理院开业运营,市儿童福院迁建工程主体建设完工,龙山公墓扩建工程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市救助管理站进行提档升级改造。市域殡葬6项基本服务全免费政策持续深化。科学稳慎推进区划地名工作,红色地名文化深入挖掘。集中补领婚姻登记证完成率全省领先,婚姻登记场所提档升级有序推进。水库移民服务供给持续优化,区域协调和城乡一体发展形成崭新格局。

(八)政治建设更加夯实。紧紧围绕“走前列、作示范”要求,切实抓好主题教育,完成各项规定动作。树立和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压实党建责任体系,顺利完成6个基层党支部换届选举和部分单位领导干部调整工作。纵深推进“清廉民政”建设,开展“党风廉政警示教育月”活动,好省委巡视、市委巡察、乡村振兴领域巡审联动等工作,持续打响“五大行动”,推进“三个清零”。扎实开展行业商会协会、特困供养机构、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专项治理工作,持续推进民政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四、2024年工作思路

2024年,市民政局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在金华考察调研时作出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省委全会、市委全会精神,紧扣深入践行“八八战略”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大力实施三个“一号工程”和“十项重大工程”,坚决扛起强基兜底赋能职责,加压奋进、精准发力,全力推动金华民政争先进位、走在前列。

(一)聚力形成“助联众扶”保障格局。落实低保标准、特困基本生活标准与人均消费支出相挂钩的调整机制,低保标准、特困基本生活标准有所提高。实施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依托“线上大数据+线下铁脚板”加大主动发现力度。发挥社会救助联合体功能实效,构建救助帮扶“需求发现—站点接单—资源对接—线下实施—结果反馈”的闭环流程。实施困难家庭就业增收激励行动。建立市、县两级“精康融合”工作联动机制。

(二)擦亮“金有颐养”金名片。积极探索“服务上门”的居家养老服务,先行先试居家康养照护床位,构建“四床转换体系”和五方联动响应体系,实施“民生大篷车”山区送老服务,推广“一卡二联三优”的养老服务“爱心卡”模式。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一体化建设发展,打造金华市社会福利中心(护理院)、金东区社会福利中心等一批医养结合示范基地。探索医疗、养老床位“双向转换”机制,提供一站式结算服务,加快实现“转身份不转床位”。全面推进认知障碍照护床位、无感知智能终端建设,完善独居、认知障碍老人个人监护措施,通过智能床带、智能手环等设备对特殊老年群体身体状况及居家环境进行监测,进一步筑牢安全防护屏障。

(三)充分发挥慈善第三次分配作用。开展慈善组织“扩量提质”行动,以召开市慈善总会换届大会为契机,通过开展一系列以“慈善一日捐”为代表的全民性慈善活动,增设一批部门联合冠名基金、慈善信托,打造一批慈善扶贫济困公益的品牌项目,建立民政业务融合、服务购买联动机制,推动各级慈善人才培训工作,不断完善慈善“三级网络”建设,实现慈善力量与精准帮扶有效衔接,推动形成人人慈善、随手公益的生动局面。

(四)强化社会组织赋能发展。坚持“党建统领,清廉护航”,深化资源型社会组织与专业型社会组织“双社联动”,依托社区合伙人机制,培育扶持本地优质社会组织和品牌项目,探索市、区两级创投项目协同共享机制。完善清廉社会组织评价指标,结合社会组织等级评估工作,争创1-2家省、市级成绩突出创建单位。深化民办非企业单位非营利监管试点工作,依托“清风理账”公益创投项目,探索编制全省首个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合规建设指引。加大社会组织违法违规惩治力度,持续净化社会组织发展空间。

(五)合力撑好困境儿童保护伞。以“困境儿童家庭监护能力评估”“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精准保障”“未成年人协同保护”三项省级试点建设为载体,优化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算法模型、进一步完善政社协同帮扶流程,持续推进“金保未”迭代升级,力争将我市未保数改优势转化为治理和服务优势。加强儿童类社会组织培育,鼓励支持采用购买服务方式引入儿童类社会组织,做实市、县两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实体化运行和乡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工作。开展基层儿童工作队伍业务能力提升培训和优秀儿童主任选树活动,引导基层儿童工作者聚焦困境儿童群体,聚焦疑难帮扶个案,链接各方资源为解决困境儿童家庭问题及困难服务。

(六)加快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打造星级社区服务综合体和“居民会客厅”,丰富“五社联动”治理场景,推动“五社”主体扩量、服务提质、联动增效,通过培育壮大“五社”要素,推动“五社”有机融合。持续开展国家级、省级、市级创新实验试点,总结经验,形成成果。加强村(居)民委员会规范化建设,推进村级事务公开规范化,推动村(社区)减负增效。

(七)深化专项事务试点改革。加快殡葬服务设施建设,完成老旧墓地生态化改造省级试点建设,推进全市7项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实施,持续推进市区六项基本殡葬服务,积极推动市县出台惠民殡葬举措。做好婚姻档案数据国家试点,持续深化全省婚俗改革工作,开展第二批省级婚俗改革试点。修改完善金华市区地名总体规划,推进永康市地名文化试点。探索救助管理工作区域中心化试点,推动区域救助管理功能布局改革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