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民政动态 >> 工作动态

挖掘“清廉基因” 赓续地名文化

发布时间: 2021-08-17 17:07 来源: 金华日报  访问次数:
分享:

地名,不仅是一个地方的名字,更是久远文化的非物质载体。八婺大地物产丰饶、钟灵毓秀,许多地名的来历、含义,从不同角度生动地反映了我市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特别是那些历经沧桑流传下来的老地名,背后有着一段段动人的故事,其中不乏历代名人的清廉故事。

自去年7月起,市纪委、市监委、市民政局、市地名文化研究会和本报联合推出“清廉金华·映象2020”金华地名中的清廉故事专版,于今年7月底告一段落,共连续登载清廉故事50期,着力挖掘八婺文化精髓,传播清廉文化,扬新时代地名文化建设成就,社会反响良好。《人民日报》官网还全文载登《望月亭:廉政文化的活化石》等3篇故事。

连载50期,向建党百年献礼

去年6月,由市纪委、市监委、市民政局主办,市地名文化研究会和本报联合推出的“清廉金华·映像2020”系列活动之《地名中的清廉故事》征集宣传活动正式开始,总共在全市范围内海选了200个,择优录用150个清廉故事。

从去年“七一”推出首期故事,50期连载向建党百年献礼。这50期清廉故事的作者,来自我市各县(市、区)的地名文化爱好者。

周跃忠是原永康市文联主席,为这个专题写了20多篇文章。2017年,金华市地名文化研究会成立后,他是第一批会员。

周跃忠平时就喜欢地名文化,有一定的积累,加入金华市地名文化研究会以后,他开始积极创作。每个地名他都翻阅资料、实地采访、考证、拍照,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挖掘故事。

本报5月21日刊登的《“九桥十寺”背后的“清贫巨贾”》中,这些桥和寺庙都在不同的村,其中有的还在金华,有的在永康市太平水库建造中沉入了水库,周跃忠却大多进行了实地考证。

为让更多人了解地名文化,周跃忠还申请了一个名为“永康地名文化”的公众号,发表一些永康的地名文化,不仅自己写,还动员周边同好一起写,一共在公众号上推出了12期。为了让人更好记住,周跃忠还推出了以序号“1”到“10”相对应的《一包断案》《二地茶》《三板桥》《四知村》《五岗塘》《六尺巷》等10篇易记易传的永康地名中的清廉故事。

“永康的地名文化,正逐步受人关注。”周跃忠说,中国的地名文化博大精深,这是文化之根,文明发展的见证。以前永康市民对地名文化方面认识较为浅薄,通过近几年的宣传,认识也在不断加深。清廉故事的挖掘,让人从廉政文化中悟出做人之道,受益匪浅。

线上线下结合,传播地名文化

这些清廉故事,除了在本报刊登外,还通过喜马拉雅平台朗读,用近200个自媒体进行传播转载。

69岁的沈新宇是市地名文化研究会的副会长兼秘书长,也是金华市爱心之友社会公益服务中心理事长,据他介绍,为了延伸金华地名文化的影响力,将这些写好的清廉地名故事发挥更大的作用,让更多人听到,市地名文化研究会和市爱心之友社会公益服务中心还组织了15人,结合庆祝建党100周年开展专题故事宣讲活动。以一天一个故事的形式,一共推出了100个故事,主要以地名清廉故事为主,还结合了一些红色故事、慈善故事。

宣讲专题故事分为线上和线下。线上,他们通过喜马拉雅平台录制。因为之前从未接触过录制,这个以退休人员为主的宣讲团从头开始学。姜玉茹之前连微信都不用,自从要通过喜马拉雅讲故事后,她果断换了一个新手机,让孩子们教她用微信,还多次跑到手机店请教如何使用宣讲平台。

沈新宇是团队中年龄最大的一个,每次录制前读稿是首先要做的事。“地名故事里,很多生僻字,还得先查注释,再朗读。”沈新宇说,从会读到读好,一个故事最起码要读二三十遍。

李雪兰是“爱心之友”社会公益服务中心的发起人,这次活动也参与其中。刚接到任务时,李雪兰心里没底,紧张得睡不好觉。之后,她调整心态,每天5点钟起床朗读。

朗读时,她最先攻克的也是生僻字。“刚开始觉得很累,出成果以后感觉越来越自信。”两个月,李雪兰一共读了10篇,也从中学到不少技能。

宣讲团员们每天都去五百滩公园宣讲。“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农村,反响都很好。”沈新宇说,对于市民来说,地名文化是跟自己息息相关的文化,所以关注度很高。有时只是少了获取文化的途径,而通过这样的活动,也让大家对自己所在城市的人文有了更深的了解,很有意义。

希望更多参与,挖掘保护地名文化

市地名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副秘书长叶娟在家用餐时,经常会收听地名中的清廉故事,跟家人一起分享。她表示,地名文化有点冷门,关注的人并不多,但金华大地八婺相融,蕴藏着上万年的历史文明积淀,地名文化的挖掘保护和传承发展不仅十分重要,而且十分紧迫。

随着活动的延伸拓展,社会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有读者认为,把地名文化挖掘开发与清廉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是一条将地名文化传承保护与治国安邦、服务民生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必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这次清廉故事宣讲一共分4个部分,即红色地名颂清廉、历史地名铸清廉、信义地名育清廉、千古家风传清廉。叶娟表示,挖掘保护地名文化是社会的责任,这种活动值得大众参与,全社会推广。目前,他们已经着手对蕴含于地名中的慈善文化进行挖掘和采写,她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参与进来,做好金华地名保护工作,讲好金华地名文化故事。

作者: 吴越悦

编辑: 周悦

二审: 楼旭梅

终审: 李艳

来源: 金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