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规划总结 >> 规划计划

金华市民政局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工作思路

发布时间: 2021-12-29 17:43 来源:  访问次数:
分享:

索引号: 发布机构: 发文时间: 2021-12-29
文号: 主题分类: 登记号:


全市民政系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和对民政工作重要指示精神,高水平实施基本民生保障、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提升基本社会服务,着力打造爱善颐养幸福市,具体如下:

一、2021年工作成效

(一)基本民生保障持续改善。深化救助综合改革。统筹推进1+8+X大救助体系建设,实现经济状况统一核对、救助对象精准认定、救助绩效精准评估。兜底保障低保、低保边缘、特困对象57060人,孤儿和困境儿童1390人,实施临时救助7334人次,发放社会救助和儿童福利资金3.81亿元,同比增长11%。落实“提低”决策部署,10月开始,平均低保标准提高至905元/月,增幅7.7%,超过人均可支配收入5%的增幅速度。高标准完成社会救助“一件事”惠民联办、“幸福码”特色场景应用全省试点,全市困难群众探访关爱率和“幸福清单”送达率均达到100%。东阳市“幸福蜗居”低保残疾人危旧房修缮志愿服务项目获评全国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深化未成年人保护改革。牵头调整成立市未保委,保护功能充分发挥。启动市儿童福利院迁建工程,明年主体结顶。建成示范型儿童之家289家,完成率144%;建成乡镇(街道)未保站20家。永康市阳光爱心义工协会负责人荣获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先进个人。

(二)养老服务供给优质多元。健全“保障网”,指导金东区澧铺镇下宅村等四个村入选首批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金华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立法进入征求意见阶段,完成《金华市区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21—2035)》《金华市老龄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初稿。擦亮“民心网”。高质超量完成2510家困难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1家康养联合体、42家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民生实事任务。磐安县探索山区医养康养新模式获得王文序副省长批示肯定。织密“设施网”。市社会福利中心二期工程竣工,金东区社会福利中心主体工程结顶,两项总投资5.5亿元,新增养老床位1560张,着力打造区域领先的医养康养联合体。市区6个新建小区配套养老服务用房全覆盖。构建“人才网”。支持九峰职校等开设老年护理和康复专业。培训家政及养老服务从业人员19714人,每万名老年人口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达18人。首次斩获2021年全国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浙江赛区选拔赛团体第一。金职院徐剑浩同学获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养老护理员项目学生组银牌。

(三)慈善事业发展着力跨越。基础不断夯实今年慈善系统募集资金首次突破2亿元,实现“四年四台阶”。召开市慈善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扩大)会议,全面推开三级网络建设,目前已建成慈善分会146家,慈善工作站2094家。拟制《关于推进金华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代拟稿)。叫响慈善品牌。“慈善一日捐”募集慈款4766.55余万元,同比增长98.5%,创历史新高,增幅全省领先。市云中香榧专业合作社入选第三轮“浙江农信慈善基金”全省考核第一造血型扶贫基地。设立教育基金。促成金华成泰农商银行出资3000万元在市慈善总会设立“成泰共好”奖教基金,市委领导予以充分肯定。发布善行码。联合中信银行金华分行设立“善行码”,探索了金融服务和慈善捐赠融合发展。设立慈善信托。东阳成立全市首单慈善信托,实现了慈善信托“零突破”。目前全市已累计完成慈善信托12单。福彩销售11.83亿元,排名全省第4,为国家筹集公益金3.43亿元。

(四)基层社会治理不断深入。城乡社区“四治”融合。推动村务公开规范化建设,完成村规民约和社区公约修订。深化新时代“后陈经验”,《数字化背景下“后陈经验”再深化的思考》入选省、部级课题,《武义县探索完善“一肩挑”背景下村级组织运行监督机制》被《面向未来:浙江社区治理的创新》蓝皮书收录。指导永康市唐先镇秀岩村等6村申报并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推进“清廉村居”工作迈向全省前列。社会主体活力持续激发。登记社会组织7569家,备案社区社会组织22413家。叫响社会组织党建+“培育监管”两手硬、“服务管理”双加强和“点亮北斗·社会组织聚能计划”品牌,相关经验在《中国社会组织》刊载。在婺城区”核发全省首张“营转非”登记证书。社工队伍不断壮大。完成50家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率先编撰《金华市社会工作站操作指南》等标准化手册。社工考试报考人数达29971人,连续两年居全省第一。民生幸福课堂培养社区居民骨干940人次。义乌市率先成立社区工作者学院。

(五)基本社会服务更加均等。数字化改革牵引驱动承担9项省级数字化改革试点任务,义乌市救助“一件事”改革经验列入省民政厅五大创新案例之一,在省委《竞跑者》刊载,得到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逝者身后“一件事”系统服务事项72850件,一大批特色场景应用,如“幸福码”“幸福超市”“服婺智养”“善行码”“金华数智殡”“数字门牌”等试点运行。义乌市集体办理人体器官捐献登记,全省尚属首次。专项社会服务更新迭代。健全基本殡葬公共服务体系,印发《金华市区殡葬设施专项规划(2021-2035年)》。加快婚丧礼俗改革,办理婚姻登记46784件,其中补领结婚证18410件,婚姻场地3A级全覆盖。赓续优秀地名文脉,出版《八婺地名 清廉一脉》专著。做好婺城区部分乡镇的行政区划调整,推进1条市级界线、3条县级界线联检。救助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1793人次,29名滞留人员寻亲成功。水库移民工作稳步推进。全市大中型水库移民163792人,其中移民直补105794人,实际发放移民直补资金6335.87万元。全年投入移民资金1.7亿,实施后扶项目347个,受益群众92822人次。打造了40个新时代美丽移民村。水库移民迈向共同富裕的经验做法得到市委领导批示肯定。

(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召开市直民政系统“学党史、明党性、讲廉洁、优作风”警示教育大会,坚决落实党史学习教育重大政治任务,开展活动30余场次。开展集体约谈、谈心谈话、任前廉政谈话11人次。开展惠民殡葬专项治理,督促整改问题54个,整改违规公益安葬格位128个,相关做法得到市纪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先后在《浙江民政信息(增刊)》《中国社会报》《人民论坛》刊载。开展社会组织打非、收费评比达标和僵尸处置“三个专项行动”,摘牌或劝散非法社会组织20家;整治32家;撤销登记3家。强化法治民政建设,执法人员100%持证上岗,100%实现“掌上办”“掌上管”。落实“民主法治村(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推进民政标准化建设。

二、明年工作思路

2022年,我局将深入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围绕“和美金华”建设,以民政数字化改革为总牵引,打造爱善颐养幸福市,为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的浙中板块建设贡献民政力量。

(一)实施幸福有爱先行计划,建设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制度健全、政策衔接、兜底有力的现代大救助体系。全面融入“浙里救”系统,围绕困难群众“五个帮”,巩固深化救助“一件事”和“幸福码”应用场景,完善“救助大脑+智慧救助”驾驶舱。持续稳步提升两类救助标准,全市低保标准提高至11000元/年,特困供养标准实现城乡一体化,达到低保标准的1.3倍以上。持续加大购买服务力度,按上年度当地社会救助资金总额的3%筹集购买服务资金,构建困难需求和社会服务的对接平台,形成“物质+服务”救助模式创建县级社会救助联合体,通过整合县域救助服务政策和资源,依托浙江省大救助信息系统,构建线上线下联动一体的救助帮扶体系。全市建成社会救助联合体2家以上。2022年,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实体化运行超70%,县级联合体覆盖率20%,义乌市开展添翼计划先行计划、集中养育拓展工程试点,成熟后全域推开。

(二)实施颐养乐养先行计划,建设城乡覆盖、功能完善、保障基本、服务多元、监管到位的现代大养老体系。全面融入“浙里养”系统,将智慧养老试点成果形成可推广的子场景、子模块,完善“养老大脑+智慧养老”驾驶舱。探索发展旅居养老、文化养老、健康养老、养生养老等新兴业态,建设一批“一老一小”重大项目。完成《金华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立法和市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编制。在兰溪市开展养老服务人才培育试点,永康市、东阳市、金东区开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成熟后全域推开。2022年,建成康养联合体15个,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55%,每个县(市、区)至少建设1家智慧养老院。

(三)实施崇善尚善先行计划,建设慈善主体多元化、参与渠道便民化、志愿服务多样化、人人可慈善、人人能慈善的现代大慈善体系。全面融入“浙里慈善”系统,促进慈善资源精准对接,突出多跨协同,促进“互联网+慈善”发展。坚持党建引领,完善慈善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下的“大慈善”工作机制,健全慈善“三级网络”,建设“八婺善潮”“爱善金华”品牌体系。2022年,实现慈善“码上办”全覆盖,慈善信托备案县覆盖率40%。打造阳光福彩、公益福彩、责任福彩,彩票销量保持全省领先。

(四)实施智治自治先行计划,建设政治引领有力、治理机制健全、治理效能显著、服务质量提升、具有金华特色的现代大治理体系。提升现代信息技术在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的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水平,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向城乡社区延伸覆盖。擦亮“后陈经验”金字招牌,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社区公约),打造金华特色的居民会客厅,加强智慧社区和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创新党建引领的“五社联动”机制。在东阳市南马镇开展智慧社区试点,金华开发区开展社会工作试点,成熟后全域推开。指导武义县争创国家级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2022年,建成“居民会客厅”10个,每万人持证社工达16人。

(五)实施惠民便民先行计划,建设优质均衡、智慧共享、暖心贴心的现代大服务体系。全面融入“浙里逝安”系统,按照小切口、大场景的原则,以群众关心的身后涉财事项查询处置为突破口,实现逝者身后“一件事”改革全闭环。完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机制,建立未成年人“大保护”体系。做好婚俗改革及补领证工作。稳妥有序推进区划地名工作,完成市区标准地名地址库数据采集。打造水库移民融合发展“金”字品牌。在东阳市、兰溪市、浦江县、婺城区开展婚俗改革及补领证试点,武义县、兰溪市开展水库移民村物业经济及飞地抱团发展试点,成熟后全域推开。